作為預沉池的自然沉淀池
原水含砂量在5kg/m3以下時,泥沙具有自然沉淀性質。含沙量大于6kg/m3或原水中砂粒直徑大于0.1mm的比較多,將會影響以后的凈化效果。為減少混凝劑用量,確保澄清器安全運行,應采用預沉措施,可以采用自然沉淀或斜板斜管沉淀。后者可比前者提高效率2.5倍左右。近年來國內實踐證明,采用3好助凝劑聚丙烯酰胺及F691配合骨膠進行混凝沉淀比自然沉淀具有顯著的經濟效果。它可大大降低沉淀池造價,例如處理含砂量35kg/m3的水時,可節約投資近70%,處理每噸水藥費約2分。又如對處理含砂量35kg/m3的水(出水懸浮物小于2000mg/L),經濟比較證實,采用這種混凝劑5年的藥品費只為自然沉淀池造價的1/3.3.
通常,工業用水澄清池設計進水懸浮物小于3000mg/L,盡管時間證明機械加速、懸浮澄清池采用3號助凝劑可將原水含沙量提高至20~30kg/m3,但由于二級處理可降低加藥量3/4,同時提高了出水質量,保證了供水的安全性,故處理高含沙量的水,一般應先經預沉池后再進行混凝澄清設備。二級沉淀處理流程原水最高允許含沙量50~100kg/m3。
1.工作原理
2.主要計算依據
3.主要參數計算
4.高濁水自然沉淀主要參數計算